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助力服务国家种业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活跃我所学术氛围,提升我所学术影响力、凝聚力和引领力,经研究定于2024年12月13日召开热科论坛“种质资源与育种”学术研讨会暨《2024年第三期品资论坛—青年学术专题》。现就会议相关内容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时间:2024年12月13日(周五)08:15-17:30。
地点:品资所海口所区218会议室。
腾讯会议号:676 155 347
二、组织机构
1、主办: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最新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协办: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委会、薯类专委会、牧草与饲料作物专委会
三、参加人员及主题
1、参加人员:品资所全体科技人员、在读研究生。
2、会议主题:种质资源服务热区农业产业新质生产力
四、会议议程
1、开幕式:8:15—8:30
2、热科论坛“种质资源与育种”学术研讨会
时间:8:30—12:30
内容:会议邀请9位国内种质资源领域著名专家(详见附件1、附件2)就“种质资源与育种”主题为广大科技人员作报告。每个报告25分钟(其中学术报告20分钟,交流5分钟)。
3、2024年第三期品资论坛—青年学术专题
时间:14:30—17:30
内容(详见附件3):由我所各研究部门负责各推选一个具有高级职称(正高级或副高级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以上科技人员,作代表本部门相关领域做学术报告,每人15分钟(其中学术报告 12分钟,交流3分钟)。
五、有关要求
1.各部门负责做好本部门邀请专家正式邀请函的发送,到海口所区的安排接送、食宿安排及专家咨询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并于12月13日中午会后引导至海口院区后勤餐厅。
2. 各部门负责通知、督请本部门报告人员做好汇报材料准备,并于12月12日报所科技处邮箱。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最新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科技处
2024年12月6日
附件1:“种质资源与育种”学术研讨会专家简介
1、叶志彪: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突贡专家、国家863计划先进个人。主要从事蔬菜遗传育种教学和科研工作,创建了我国首例商品化生产的农业转基因产品,培育出番茄新品种31多个,番茄高品质品种育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获全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
2、崔野韩,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原总农艺师,研究员/博士,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简称UPOV)理事会主席。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开创者,致力于我国与国际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与我国农业质量体系研究,
3、周永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优青获得者,主要从事作物群体基因组学与遗传育种工作,开展了葡萄、水稻等作物的驯化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共发表SCI论文3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Plants、PNAS、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9篇,并在PAG、SMBE、GBG等国际学术大会与国内外同行分享相关成果。
4、马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农业农村部产业体系花卉采后岗位科学家。主要从事月季发育与品质调控研究。在Nature Plants、The Plant Cell等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5、蒋琳,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农业动物种质资源保护和优异基因精准鉴定的研究,发现家畜新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50余个,授权中国(国际)发明专利15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在Current Biology、Advanced Science、Molecular Biology & Evolution、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PLoS Genetics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32篇。
6、夏瑞,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园艺学博士,2016年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期从事园艺植物基因组及小分子RNA研究,无患子科植物花性别分化机制及岭南水果花果发育调控,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已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The Plant Cel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科研项目,开发了TBtools、sRNAminer、IGV-GSAman等生物信息分析工具。
7、雒昊飞,男,博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通过生物信息学领域研究,解析植物逆境胁迫响应机理。以饲草田菁为研究对象, 完成了普通田菁“端粒到端粒”基因组完全图谱的绘制,并发现田菁的磷转运蛋白PHT1在田菁对盐碱土的适应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Nature Plants、PNAS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篇。
8、王守创,海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南省领军人才,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主要从事植物代谢组技术开发与多组学研究,在Cell、Mol Plant、Genome Biol、Plant Biotechnol J、Trends Gene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9、王富强,男,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博士后,主要从事肥饲兼用作物田菁的耐逆新品种选育、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和不同类型边际土地生物改良与地力提升相关工作,主持田菁相关科研项目 2 项, GCB、STOEN 等杂志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申请田菁相关发明专利多项。
附件1:2024年热科论坛“种质资源与育种”学术研讨会安排表
副本2024年热科论坛“种质资源与育种”学术研讨会安排表-12.6.xlsx
附件2:2024年第三期品资论坛—青年学术专题报告表2
副本品资所2024年第三期品资论坛——青年学术专题报告安排表12.6.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