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道副院长带领我院草业团队与中科韶华集团开展科企对接

  作者: 草业研究中心   来源: 品资所  日期: 2021-06-17   点击:        打印  ] 我要分享

科企对接是助力我院新品种等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为了充分发挥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最新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草业研究方面的科技、人才优势和中科韶华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源、营销团队优势,共同推进草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我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与中科韶华集团于2021年3月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科韶华集团将在我国南方大力推广我院的热研四号王草等牧草新品种,助力南方热区的草业健康稳定发展以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了落实相关协议,我院热带草业团队在我院副院长、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国道研究员带领下于6月3日-9日先后赴中科韶华集团有限公司福建莆田 、福建三明、江西乐平 、四川江油 、四川南部 、四川温江等地的基地开展热带牧草良种繁育基地挂牌工作。期间中科韶华集团孙登利董事长、中科韶华集团全国基地负责人耿灿龙总经理全程陪同并安排了挂牌活动。这些基地的建设以及挂牌有力推动我院优质热带牧草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有效解决当地饲草短缺对优质良种的需求,服务该地草食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福建莆田基地(挂牌基地之一)

在挂牌期间,刘国道副院长与孙登利董事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认为热带牧草育种基地的建立是饲草供应体系建立的前提,是保障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服务,打造科研院所和企业融合的创新联合体,由企业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并推广,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保护了热带牧草种质资源,又加快了优质饲草体系的建设。

最终本次对中科韶华集团的全国首批6个热带牧草良种繁育基地授牌圆满完成,其他育种基地还在逐步建设中。参加本次各基地授牌的还有: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最新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草业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站长郇恒福研究员草业中心副主任董荣书副研究员草业中心副主任唐军副研究员、王文强副研究员、虞道耿副研究员中科韶华集团三明市农科院院长许旭明;基地所在的各地方政府农业农村局局长;生物菌专家袁洪波教授;中科韶华集团农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张勇、福建公司总经理林联通、莆田基地负责人吴丽萍、江西基地负责人许旺春、四川江油基地负责人谭义全、四川南部基地负责人袁大奎等。

在结束基地授牌行程之后,2021年6月8日下午,我院草业团队还参加了中科韶华集团有限公司在成都组织召开的牧草种子国产化和优质牧草产业发展座谈会。参会单位有: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最新、四川草原科学院、四川农业农村局草业推广中心、四川农业大学、正威国际集团、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等。中科韶华集团董事长孙登利首先对各位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及领导表示欢迎,并进行了一一介绍。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最新副院长刘国道说道:“草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掌握优质种质资源,推进牧草种子国产化。要视草为作物,学习种植管理技术,让草最大化发挥其价值,但不要将草神化。”在此之前,刘国道院长携同其牧草学专家团队为与中科韶华集团共建的热带牧草良种繁育基地揭牌,从海南一路向西,共为6个基地揭牌。他非常认可中科韶华集团在热研四号王草良种繁育的效果,非常信任中科韶华集团,对其一心一意地种草而感动,对未来草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中科韶华集团董事长孙登利对此感触良多,自己从事牧草产业以来听得最多的就是缺草、草贵,全国各地还大量从国外进口草种和草料。面对巨大的饲草缺口,一些不良商家为了个人利益,信口雌黄,扰乱市场,伤害了广大种植户和养殖户的利益。草不是神草,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中科韶华集团正是秉承了这一原则,才能得到众多的草业科研院校和专家的支持。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院长张新全说,四川是我国八大牧区的第五大牧区,缺草是一直不变的话题。特别是甘阿凉地区,主要靠天然草场,虽然粮草库会储备动物所需口粮,但到了冬季还是缺草。因此,提高草的种植规模、产量非常重要。选择优质草种,牧草的产品要多样化,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气候、水文及地理条件,其成品配方也需要进一步研发,从养殖户角度出发,提供更多安全健康、营养均衡的成品饲草料。

四川省牦牛产业链首席专家、四川草原科学院副院长罗晓林说,四川的牦牛是全国第一,但产肉量却是全国第九。牦牛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冬季严重缺草,大量草料从省外甚至国外进口,成本高昂。而且每年冬季掉膘率为20%左右,而且死亡率极高,每年饿死几万头。种草养畜,需要优质的牧草才做养殖配套,真正地草畜结合。

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王建文就四川种植的牧草遇到的问题发表意见,四川确实出现了一些蓄意夸大的牧草品种,然而这些牧草品种并未得到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认证的,而是商家自行命名并夸大宣传的。作为草业人士,我们有义务打假,维护草种资源的本源,保护其品种质量。热带优质的牧草种质资源引入四川可以先选择泸州、西昌、攀枝花等温度较高的地区进行繁育,逐步提高其适应性,也降低市场环节的运输成本。

草业科学的专家们的努力还是需要企业发挥其市场作用。科研院校与企业合作,将草业科学的培育成果市场化,结合国家的扶持政策,加大宣传推广,扩大种植规模,逐步建立健全饲草料供应体系,让畜禽动物不再缺口粮,而且还能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最终服务于整个人类的大健康。

各位专家纷纷发言,包括种质资源的保护、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养殖粪污无害化还田、饲草料加工及配方、牧草品类的优选、不同高度刈割的营养差异、撂荒地利用、优质牧草对毒害草的替代、高大禾本科牧草在北方和高海拔地区的越冬问题等等。

大家集思广益,针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探讨,最终又回到了牧草种质资源上来。我国每年草种需求总量的30%需要进口,草种资源保护体系不健全,草种管理不完善,必须尽快补上草种业这一短板。要规模化种植优质牧草就必须要先建立优质牧草的育种基地,并且将种质资源国有化,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人手里,不受制于国外的育种机构。

刘国道院长表示,自国家林草局成立以来,牧草业也逐渐被重视,牧草也是作物,牧草种质资源需要得到保护和管理,要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最新在2021年年初成立了国家热带牧草标本馆,这是我国南方第一个牧草专类标本馆,构建了覆盖全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库)的信息网络和共享服务平台,使我国热作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及管理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强新品种培育等,全面支撑打好种业“翻身仗”。

目前我国育种资源、人才、技术主要集中在科研教学单位,扶持企业逐步成为种业创新主体,最现实的途径就是通过科研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推进资源、人才、技术向企业有序流动,与企业具有的优势要素相结合,加快现代种业建设步伐。保护牧草种质资源,健全饲草供应体系,是一项关于民生“菜篮子工程”的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任务。企业是种业发展的主体,是最大化利用科研成果的推动者。

中科韶华集团董事长孙登利再次表明初心“种好草,立正业,行至善。”中科韶华集团将致力于发展草牧业及相关产业链,做好养殖的前后端服务工作,供应优质的养殖饲草料,解决养殖粪污的无害化消纳问题,提供畜禽产品的销售供应链,逐步完善整个产业体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