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药,简单来说,就是指生长在南方的药材,从历代本草记载所述多是指中国国内南方的药材,尤其是指岭南的草药,但是,也有些典籍也涉及海外南方的部分药材。目前,对于南药的定义主要分为两种,狭义和广义。狭义概念是指在中国长江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大体是以北纬25°为界,主要涉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海南等省区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地区所产的地道药材,例如泽泻、穿心莲、广藿香、云木香、肉桂、栀子、南沙参、白前等,其中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被称为四大南药。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狭义的南药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世界范围的热带更加广泛,药用资源更加丰富,广义的南药是指在世界热带地区主要是亚洲的南部(南亚)和东南部(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即通常所谓的“亚非拉”所生长的药材。“大南药”产业的提出,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扩宽南药资源,促进南药产业的发展和兴旺,实现我国和其他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双赢。
“大南药”资源丰富,可供利用的资源更加多样,例如南亚印度传统医学的悠久应用历史,有很多特色药物,如俗称三果的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圣罗勒、睡茄、穆库尔没药、蛇根木等。东南亚的南药与我国的类似,如广豆根、肉桂、广藿香、胡椒、巴戟天、砂仁、血竭、肾茶等,由于生长在广袤的热带雨林地区,可被开发利用的南药资源尤其丰富。非洲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位置,盛产许多特色性更强的药物,如乳香、没药、芦荟、催吐萝芙木、阿拉伯胶、南非钩麻、肾果木、南非红茶等。南美洲由于玛雅文化的影响,更是有古柯、猫爪藤、吐根、玛卡等特色药材。
虽然,目前部分“大南药”资源已被开发利用,实现商业化,但是绝大部分的资源还没有被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更缺乏对资源的整体保护和利用,未能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利益的最大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大南药”产业发展的展望,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真正实现三产联动:
1. 注重资源的保护以及传统验方收集,开展深入研究。
虽然,“大南药”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但是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过度破坏,对药材资源的过度采集,缺少保护性采伐,因此,应该注重对资源的生态、可持续性保护,维持资源物种的多样性、可持续性。并且开展已有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进行植物化学、药理、药效、药物分析、植物代谢等多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的深度开发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挖掘整理传统验方、特色民族用药经验,最终实现研制新药、利用特有丰富资源移植生产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品种以及利用资源提取生产特有天然药物相结合。例如海南本土研究成功的例子:肠胃康、胆木片、胆木注射液、贯黄感冒冲剂、、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利血平及利用海南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及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引进成都恩威在海南生产的著名中成药洁尔阴洗液等。
2. 建立和示范GAP规范化生产基地,保证药材质量,建立生态型科技产业。
GAP是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从中药材种植的产地环境、种质和繁殖材料,栽培与养殖管理规范,采收与产地初加工,药材包装、运输与贮藏,质量管理和人员与设备的多方面,控制中药材的生产,从而保证了药材的质量。由于“大南药”涉及的药材,过去多依靠野生资源,随着人们的过度破害,野生资源的锐减,人们才逐渐重视人工栽培。但是,由于栽培技术落后,生产技术不规范,无法保证栽培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建立和示范GAP规范化生产基地,才能从源头保证药材的质量,建立生态型、绿色科技产业。
3. 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设备科技水平,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通过引进国内外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工艺,例如化工产业、食品产业、西药制药、新能源的优化利用等各行业的技术为“大南药”产业的发展所用,提供南药资源的利用率,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并且减少污水、有毒排泄物、空气污染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节约减排,绿色发展,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最小化影响。例如可以围绕香草兰、可可、艾纳香、咖啡等热带特色作物,针对热带特色作物深加工和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和瓶颈问题开展研发工作,以丰富热带特色产品种类、促进热带特色作物产业提升、推动热区农业经济发展为最终目标,确定热带特色作物成分的高效、环保提取分离技术,提高目标成分的提取率;开发热带特色作物深加工系列产品,明确热带特色作物深加工产品开发关键技术参数,提出完善配套设备,建立中试示范生产线,制定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评价体系,为“大南药”产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 以南药资源特色功效为基础,研发特色功能性产品,加快南药深度开发。
当前,人类对生命和健康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代,“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天然功能性植物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功能性植物产品是当今消费品中的宠儿,天然的、生态的、绿色的健康概念深得民心,调查显示,除药品外,标注有保健功能产品占据了绝大多数消费品领域,如保健食品(食证字)、化妆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植物提取物以及含有功能性植物成分的辅助保健器材等。由于药品的研发和生产难度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投入越来越高,并且化学药物对人体具有毒副作用,易产生抗药性和药源性疾病等特点越来越明显,许多国家转向了功能性植物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使其成为继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功能性植物市场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美国的植物药和功能性植物产值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植物功能性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以此,已南药资源的功效为基础,加快南药深度开发,研发出特色功能性产品。整体上提升南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丰富产品多样化,促进热带特色功能性植物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和相关产品的推出将极大促进“大南药”产业链条的延伸,示范带动一批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热作产业的结构调整、改造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增加热区就业机会,促进山区农民脱贫增收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5. 以中医药和民族文化为底蕴,融入佛、道、儒家等思想,综合建立休闲体验园,整体的保护资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食物温饱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始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的需求更加强烈,对工作之余的休闲时间的要求更高。在城市近、远郊区,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将具有南药特色的药材,进行有目的性的规划或者引进,例如可以按照药材的功效划分,也可以按照药材的药用部分划分,或者根据不同的花期划分等等,都可以很好的展示和展现南药的特色。除了建立特色南药药材圃之外,还可以结合中医药文化、民族医药文化,以特色南药资源为物质基础,生产和售卖一些南药药材、药膳配料、功能性保健品、功能性化妆品、保健酒等等一系列具有“大南药”特色的产品。并且,建立养生堂,中医坐诊,结合佛、道、儒家等思想,主要利用南药药材资源为人们解除病痛,或者养生保健,实现从身体和心灵上健康。还可以结合南药药材的功效,开发出不同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药效的药膳食物,供前来休闲观光的旅客品尝。另外,也可以售卖一些具有特色的、芳香的、可供观赏南药,附赠功效介绍,让人们越来越熟知南药。例如,海南的香世界庄园,就很好的将休闲、养生、保健等很好的融合到南药资源的展示中。
“大南药”资源丰富多样,可供利用的资源更是数量可观,但是未被开发利用的资源更是数量颇多。因此,充分利用“大南药”资源,利用其优势,与其他产业互相结合,优势互补,以更好服务热区,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热区的快速、稳步、健康发展。
(本文为“小作物、大产业”主题征文获奖作品)